本網訊(記者譚艷波謝天)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,中益鄉華溪村曾經是大山深處的窮山村,如今已“蛻變”成一個產業興旺、活力四射的鄉村。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了,鄉親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甜蜜。
連日來,天氣正好,華溪村村民陳朋正忙著管護自家地里的黃精。3年前,通過扶貧干部的幫扶,該村流轉了200多畝土地種植以黃精為主的中藥材。
“2019年,我從村集體反包了6畝黃精。你看后面這一片都是我管理的黃精,長勢特別好?!标惻笠贿吤β抵芾睃S精一邊對記者說,每一畝黃精的管理費在2000塊錢左右,3年后,黃精挖起來還有20%的效益分紅,今年能賣的話,6畝黃精大概能分5萬余元。
據了解,2016年,作為家里主要勞動力的陳朋因病致貧,家里上有八旬老母親,下有兩個孩子要撫養,全靠妻子務農養家。村干部了解這一情況后,對他進行了重點幫扶,通過醫保為其治病,還幫助他發展起了產業。閑時,陳朋和妻子在自家小院經營村里的初心郵局和幸福米米茶店,一家人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。
看到眼前的幸福生活,陳朋89歲的母親馬培清感慨萬千。談起以前的日子,老人說簡直是天翻地覆的變化。
馬培清說:“原來去中益場鎮的交通很不方便,田里種的谷子、地里種的包谷和紅薯賣不出去,人們的收入不多,日子過得很苦惱?,F在,交通四通八達,農產品也能賣出去了,村民收入增加,生活越來越好?!?/p>
陳朋一家的幸福日子,在中益鄉只是群眾生活一個縮影。如今,在扶貧干部的不懈努力下,華溪村村民吃穿不愁,醫療、教育、住房也得到了保障。
2019年4月15日,習近平總書記到中益鄉華溪村親切慰問當地群眾,就“兩不愁三保障”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,強調要“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,強化產業扶貧,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?!?/p>
為了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落實好,中益鄉牢牢抓住產業興旺這個根本不放手,將脆紅李、高山脆桃、木瓜、黃精等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。此外,依托便捷的交通基礎,2020年初,該鄉發展起了農家樂。
中益鄉農家樂老板花仁叔說:“我們農家樂從每年4月經營到9月,忙的時候從早上忙到晚上10點多,雖然很累,但累得高興。去年,開農家樂掙了10萬元左右?!?/p>
近年來,華溪村的產業遍地開花,村民出行更加便捷,山里的特產也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銷往全國各地。
“為了讓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,我們把村里的蜂蜜、竹筍等土特產,通過線上線下進行銷售,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。自2019年以來我們已進行4次分紅.目前,華溪村的吳茱萸、木瓜、脆桃、脆李等產業也進入豐產期,除了培植在地的產業外,我們還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,讓更多的村民吃上“旅游飯”,目前華溪村有20多家農家樂,在年底有望增加到50多家。接下來,我們將優化在地產業,提升農產品品質,延伸產業鏈條,走好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子,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,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?!比A溪村黨支部書記王祥生說。